联系我们

电话: 010-85693631
传真: 010-85693631
邮箱: zgycxyjs@126.com
所址: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A座1018室
邮编: 101100
论企业产品质量战略
2015-04-17

广东省化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柯敏

 

所谓企业产品质量战略,就是依据企业的总体战略,对企业产品质量的发展目标和方向所制定的基本谋划。

一、企业产品质量战略的特征与内容

(一)企业产品质量战略的主要特征

1)长期性:企业产品质量战略不能以满足眼前产品的市场状况,满足于短期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它必须是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深谋远虑,立足长远,兼顾当前。故此它应有一个长远的(起码35年以上)规划,有一个整体的构思,必须是有计划、有步骤、阶梯性地进行的谋略。

2)超前性:企业产品质量战略的超前性主要在于意识的超前。这种超前必须是基于对国内国际经济乃至市场走势的了解和把握,从而过滤出的真知灼见。它与产品的开发一样,遵循“人无我有,人有我好”的准则,永远把眼光放在未来,做足“新”字文章,使产品质量达到长盛不衰的境界。

3)可操作性:任何脱离现实、不切实际的规划只能是空中楼阁。企业产品质量战略亦然。产品质量战略并不像标准化生产那样具有统一的或现成的模式,而应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战略。比如,具体应考虑到企业的技术能力、管理水平与员工素质以及其他方面等诸因素,以确定各个时期的质量目标。目标不可定得太“高”或太“低”,太高了,难以达到;太低了,则可能没有预期效果,从而使产品质量战略具有可操作性。

4)应变性:“竞争”是经济活动中永远的话题,“灵活”永远是企业制胜的法宝之一。所以,企业产品质量战略决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它必须具有根据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变化而适时地加以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特性。

(二)企业产品质量战略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产品初始质量选择策略,对初始产品质量水平的调整策略,产品质量管理策略,围绕产品质量性能提高的策略,诸如产品功能、性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外观和包装策略等。在产品质量管理策略方面,可采用全面质量管理,建立质量信息双向反馈系统,积极参与接受社会对产品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对质量目标对数的优化,按国际质量标准控制质量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看,企业产品质量虽已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但就整体而言,把它摆在“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并能科学地加以动作的企业毕竟不是很多,不少的企业还陷于这样那样的“误区”。

(一)认识不足

具体表现在:

1、短期行为严重:注重短期经济效益,忽视长远考虑是缺乏产品质量战略意识的一个突出表现。比如,有些企业急功近利,产品粗制滥造,使质量低劣;比如,有些企业虽然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却又不懂得如何保住品牌,他们只图一时的市场利润,或者放松了严格的质量把关,或者干脆屈卖品牌,搞所谓的“联营”,使产品质量失控,从而也就让千辛万苦创出的品牌毁于一旦。

2、追求形成:这些企业多是一些国营企业。他们多是受到当前大气候的影响,为了应付上头的检查或对外界有个说法,迫使他们不得不搞起所谓的“产品质量战略”,可却是“只图好看”的花拳绣腿。如此,他们的产品质量自然也就难上台阶。

3、缺乏统筹安排:对企业产品质量战略的内涵没有吃透,仅凭片面的一些理解去搞“战略”,难免顾此失彼、捉襟见肘。尽管不断“救火”,“火灾”依然不断。

(二)人才素质不高

企业产品质量战略是一种人才密集型战略。从本质上来说,一家企业能否很好地制定与实施产品质量战略,归根结底是人才素质能否跟得上。看目前我国许多企业,平心而论,人员素质是不够高的。素质低下自然就没有战略的眼光,亦无法制定与实施战略。

(三)标准混乱造成难接国际之“轨”

产品质量标准的“多样化”不能不说是我国目前的弊端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至今仍然存在着政出多门、职能交叉重叠、责权利相脱节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质量水平的提高。“国优”、“部优”、省优泛滥成灾,一个企业,即便花足力气让它的产品一举获得几个“优”,也无法出国门。原因何在?就在于这些“优”的标准并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

三、关键对策

企业制定与实施产品质量战略,如下几点值得引起企业的重视:

1、要有卓越的企业领导者

企业领导者在企业中的地位决定他是企业整个战略的决策者,亦即是产品质量战略的决策者,同时,对产品质量战略实施也是理所当然地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领导的素质是第一要素,只有卓越的领导者才能使产品质量战略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这里的“卓越”是指领导者要具有渊博的产品质量知识,有超前的质量意识,懂得吸纳人才,发挥人才效应去获得巨大的质量效益。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无疑是一个成功的例子。该公司的议事日程的最后一项到第一项,公司领导所关心的都是产品质量。领导的观点是:若公司关心产品的质量,懂得运用产品质量的杠杆,那么,公司的生意就会越做越好。所以在做法上,他们除了发挥本公司人才智囊作用,认真抓质量管理的同时,还创造性地试图通过其供应商、政府和其他工具实现尽可能多的有关质量变革,从中寻找取得巨大利润的可能性,从而也就使公司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了相当的优势。

2、确定产品质量改进的突破口,建立有特色的产品质量

要想在竞争中占有优势,企业的产品仅靠达到某些标准和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是不够的,还需要寻找质量的突破口,使产品有一定的质量特色。日本之所以能战胜质量管理较好的美国和西欧而在国际质量中后来居上,关键是它们的产品有质量特色。例如,50年代末,当美国、西欧以追求汽车的宽敞明亮、富贵华丽为目标时,日本则看准省油、噪音小、无污染这个未来发展方向,使日本这种省能源轻型汽车在70年代后随着世界石油危机的发生,很快畅销于世界各地。又如日本企业根据北美和北欧国家气候严寒的特点,开发既有去污功能,又有其他同类产品不具有的温体效果,成为北美和北欧国家最畅销的沐浴剂等等。

建立产品的质量特色,很重要的一点是收集和分析资料,在分析时,不仅重视产品的特性、产品的包装、服务性能和其他有关事项的评估和分析,而且还要重视考虑顾客在产品质量上更注重哪个方面问题,深入了解和把握顾客的实际质量需要,特别是能提高顾客满足程度的方面,从而创立具有特色的产品质量,为占领市场奠定基础。

3、让质量观念融入职工的需要

产品是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职工的质量责任感。日本队之所以在二战后能赶上甚至超过美国,其主要的成功经验之一是日本人重视人在企业经营和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想方设法使每一个人的工作做得更好,以个人微小贡献帮助企业成功。培养职工的质量责任感,重在研究人与质量的关系,而人对质量的影响是通过一定的行为进行的,行为是由人的心理活动所支配的。研究职工的心理,很重要一点是要掌握职工的各方面需要与质量关系,职工的需要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不外乎有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相应的也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为此,企业对质量的要求,要变为职工可以看得见、感觉到的、易于理解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使职工在生产高质量的同时,也能满足物质和精神的需要,从而产生自觉保证产品质量的责任感和动力。

4、产品质量论证不可少

产品进行质量认证,是对产品质量的最基本要求。目前国际广泛认同的产品、服务质量体系评审标准是ISO9000系统标准。鉴于现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把认证与否作为一种新的贸易保护手段,看成为“非关税壁垒”的主要项目,所以可以说,企业一旦获得ISO9000认证,就等于取得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另外,因为国内市场也正步入国际化的行列,在我们的消费者眼中,商品已没有国界之分,“内”“外”之别,谁的产品好,就用谁的产品。因此,进行产品质量认证,应是企业质量战略不可缺少的一环。它可使我们的企业同国际标准接轨,按国际惯例行事,从而在国际化市场竞争中既能“出得去”,又能“挡得住”。看目前ISO9000认证,其标准只及国际市场上最高质量的中等水平。因此,从我国企业目前的状况看,只要认真抓质量,并长期坚持下去,获得ISO9000的认证并不是一件难事。

院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