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 010-85693631
传真: 010-85693631
邮箱: zgycxyjs@126.com
所址: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A座1018室
邮编: 101100
科研伦理:科学技术的安全阀
2021/10/9

【编者按】习近平在“2021中关村论坛”开幕式上指出,塑造科技向善的文化理念,让科技更好增进人类福祉,让中国科技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习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科协十大上特别强调并号召科技人员要坚守学术道德和科研伦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长、《发现》杂志社社长、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陈贵特别撰写了《科研伦理:科学技术的安全阀》一文,阐述了科研伦理与科技进步的关系。此文将刊登于2021年10月《发现》杂志(智库版)卷首语。


陈贵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商学院长、《发现》杂志社社长、北京码头智库创始人

新修改的《刑法》中规定,不能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为避免刑讯逼供发生);不得强制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出庭作有罪指证(为有利于回归家庭)。人类社会秩序演变进程,法治之前靠道德。伦理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伦理的底线。

科技是科学和技术总称。科学,通过发现和积累,在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领域,已经达到系统化和公式化的知识和不断迭代获得知识生产的过程。技术,在狄德罗主编《百科全书》中,为了某一目的共同协作组成的各种工具和规则体系。人类为实现社会进步的需要而创造和发展起来的手段、方法和技能的总和。

图片

伦理,指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处理这些关系的规则。用来指导人行为的观念,也深刻地蕴含着依照一定原则来规范行为的深刻道理。伦理作为道德守则,既有约定俗成又有理性建构。科学伦理又称“科研伦理和科技伦理”,涉及到科研全过程的责任伦理、选题伦理和结果伦理。

197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在英国出生。2010年,“试管婴儿之父” 罗伯特·爱德华兹才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为啥?在科技伦理关于基础价值取向选择方面已就人类“可持续发展”达成广泛国际共识,即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影响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在这样的价值取向下,建立科技伦理理论、规范和监管体系,将要求原有的技术体系、治理体系做出改变,并与科技风险监管责任相匹配。

图片

科研伦理不是阻碍束缚科技进步,而是规范科技研究发展的方向,是指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受试者和生态环境之间的伦理规范和行为准则。为分析和总结各个学科领域、国家和社会共同遵守的伦理原则,美国兰德公司(RAND)曾发布《科学研究中的伦理》报告认为,科学研究应遵循社会责任、仁慈、规避利益冲突、知情同意、诚信正直、不歧视、不剥削、保护隐私、专业能力和纪律等共同的伦理原则。

图片

科学和技术与道德和伦理的关系。科研伦理,用伦理来约束科学不伤害人类自身和后代及自然环境,不仅仅涉及科研中存在的诚信和学术端正行为。科技伦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边缘学科仅仅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是因克隆技术与伦理学相结合的诞生的产物走进人们的视野。随着核技术、基因编辑、生物工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以及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算法偏见与基因歧视等,不仅引起哲学家与伦理学家关心,甚至引起人类社会的质疑和恐慌。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也带来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生态伦理等讨论与关注。

图片
爱因斯坦曾说:“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怎样用它,究竟是给人带来幸福还是带来灾难,全取决于人自己,而不取决于工具;科学家和工程师担负着特别沉重的道义责任。”荷兰杰若恩·霍温教授强调在欧盟相关科技创新政策“负责任的创新”是重要理念之一,也是评估科研和创新所具有的潜在意义及所承载的社会期望的一种新理念,旨在培育和设计具有可持续性、安全性的科研和创新伟大成果。
德国哲学家尤纳斯(H. Jonas)指出,随着技术进步个体传统伦理学已经局限,呼唤构建“一种通过调节人的行为,确保人类长久续存的伦理学”,这样的伦理学应该是以责任为中心的责任伦理学, 也标志着作为应用伦理学的科技伦理学的诞生。这提醒科学家如何权衡认识自然,尤其是把握改造世界的尺度。
科技向善,科技有未来,人类才有未来。

院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