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 010-85693631
传真: 010-85693631
邮箱: zgycxyjs@126.com
所址: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A座1018室
邮编: 101100
傅盛:“超级复杂时代”来临,思维成长最重要
2018-06-25
傅盛发表演讲

傅盛发表演讲

6月13日,猎豹CEO傅盛在“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现场做了主题为《用“跨界思维”做机器人》的演讲,分享了他对于“移动互联网后,下一个时代是什么?”的思考。演讲中他指出,现在超级复杂时代已经来临,我们需要在多方面做好准备。

以下为演讲精彩内容,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两年多前,猎豹登陆纽交所不久。随着猎豹业务全球化的发展,我意识到全球化给我们带来的好处,不只是用户和市场,还有随之而来的全球化视野。这点,非常重要。

记得有一次我和华为余承东交流,他说,其实当年华为国际化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但华为国际化带来的最大好处不仅仅是海外市场,而是全球化视野。因为,站在全球的市场上,你可以感受到全球科技和人才的变化。

当时我就在思考一个问题:移动互联网后,下一个时代是什么?

因为,移动互联网的格局战争基本结束,正在变成基础产业,新产业将会崛起。后来,我慢慢意识到——跨界融合、新技术、新应用是未来时代最大的机会。


VUCA时代——从复杂到超级复杂


今天有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叫“VUCA时代”,表示当今时代显现出“从复杂到超级复杂”的特征。其实“VUCA”是四个英语单词的对应:易变性、不确定性、复杂性、模糊性。这四个特性,也是这个时代非常鲜明的写照。

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充满了焦虑感。

比如,朋友圈一篇关于焦虑的文章很快被传播到10万+:“人到中年”、“中年男人的保温杯”等焦虑感热词也被大量传播。


《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写了一本书叫《未来简史》,他在书中说:人类过去的几千年里从来没有过像今天这样,没有人知道未来的30年会发生什么。


但在过去几千年的历史里,大家基本都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这是能预测的。但今天我们不知道未来的10年、30年,作为一家企业,可能都不知道未来5年会怎么样。

我们不知道未来会怎么走,这就是焦虑的来源。

今天各行各业都出现了特别多不可理解的事情,这其实是违背读书时学到的道理和规律的。比如我们常说,一个公司要聚焦,但今天看,好像所有成功的公司都不那么聚焦。

今天看BAT,每一家公司都在不断跨越自己的边界,突破当年在商业上学习的聚焦理论。它们在各个领域,看上去张牙舞爪,即使这种情况下,还有抖音的崛起。所以,你能看清楚规律吗?

国外的苹果,虽然看上去是手机公司,其实它在芯片领域的投资、制造已经非常强悍了。亚马逊就更不用说了。前不久我去西雅图看到了亚马逊的无人商店,它已经从卖书的企业,跨越到运营飞机。

但亚马逊的智能音箱,又开启了新一代人机交互的界面。长远来看,意义和苹果差不多,即让一些完全不需要学习的交互模式、用语音控制设备变成现实。当然,中国智能语音市场成长之快,也是过去几年所罕见的。

所以,这个时代其实已经不是单一面,而是从复杂到超级复杂的时代。人们越来越焦虑,学习心态变得越来越重要。《得到》那么少的用户,却有那么高的营收,这其实就是大家的焦虑感,好像不订专栏就被时代给落下了。

以前我们认为是泾渭分明的两个行业,后来发现结合起来才更有效。一个段子说,广播电台最后会被滴滴打车打掉,因为出租车司机都不听广播了,都盯着滴滴打车软件抢单。

思维成长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企业在自己最核心的领域地带,应该像弹簧。当你给它压力,促进核心领域伸缩时,它的反抗力反而是非常强的。

我们总结出了一个规律:大部分好企业,最后都不是消失在它擅长的领域,往往是在原来领域越做越好,突然有一天,一个新的行业崛起了,于是它就消失了。最典型的就像诺基亚、柯达这样的公司。因此,这种形势下,改变思维才是最重要的。

过去一年,我也看了很多进化论的书。我认为进化论的核心就在于:思维成长是最重要的改变。我们接受的所有中学教育、大学教授绝大多数都秉持还原论,都是牛顿的机械理论,即你输入一个公式,就知道结果是什么;既然做了A,一定会产生B。我们没有本质地理解蝴蝶效应,理解生物的多样化,理解不可预测性等等。

今天看来就是如此。腾讯一个同事说内部竞争太激烈了,今年负责“王者荣耀”项目的人,出去就脸上无光了,因为Pony(马化腾)都在玩“吃鸡”。腾讯在很长的时间内,形成了一套内部竞争的方式,并以此抵御外部竞争。游戏部分沿用多工作室竞争的模式,内外竞争,完成自我进化。

我们处在一个“测不准”的世界,这样的世界里,我们怎么存活?我个人的看法是:增加概率论看问题的方法,看清大方向,用大方向的坚定性抵抗小波动的不确定性。所以,改变思维是非常非常关键的。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传统产业


互联网已经成为了传统产业。传统这个词一点也不丢人。以前我刚做互联网的时候看到“传统”行业的人,心里都带着自豪感。

直到有一天,我跟年轻的创业者交流时,他说,我们这套理论和你们传统的互联网理论不一样,你认真听我讲一下。当时心想,我怎么就变传统了呢?

事实上,人类历史都是这样。行业兴起之初,总是蓬勃而来,带着新特点,如同互联网,彰显出高科技的特征,但普及后,就变成了传统的高科技企业。

今天任何一个小团队,几个人就能做出一个小App,被全世界几十亿人下载。这件事情的技术壁垒已经完全没有了。互联网已经变成了基础型产业,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随之缺乏了真正快速出现新独角兽的机会。


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


我自己认为,深度学习是一场技术革命。机器第一次能在某些领域接近人的感知,这一点,非常了不起。相当长的时间内,我们的技术只是在完成重复性的、基于算法迭代的工作,但深度学习和算法的发展,第一次让摄像头识别出人脸,声音能听得懂话,这个革命带来的普及度是非常巨大的。

人工智能应该是一场技术变革的核心,人工智能是生产力,而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切入点和重要增长点。在我看来,机器人会是被重新定义的行业。

机器人行业一定是未来几十年可持续存在,又能推动新经济,变成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产业,尤其服务于家庭的服务机器人,会成为新的蓝海。


做机器人最难在于跨界思维


中国必然会从模式创新走向技术创新。必须承认,过去30年中国互联网很大程度是在摸索美国的模式,但今天,技术创新会变成非常核心的主流。

我认为,在核心的基础技术上,也许很难突破像美国制造的技术高地。我们也经常看美国做基因工程、航空、深度学习的技术,有相当一部分是读Google论文,看深度学习的论文才能把这项技术实现起来。

但中国最大的优势是跟实际应用结合,将用户体验做到极致。

深度学习的快速崛起,几个行业融合就会产生巨大创新力,今天的机器人正是这么一个行业。它把互联网应用、用户体验、人工智能和机械制造结合起来,做出各种机器人,不仅能理解人的意愿,也能降低成本,走进人们的生活。

难度就在于跨界思维。这是做机器人行业非常重要的思维体系。

我总结过一个公式:AI+软件+硬件+服务=机器人。最早我只具备互联网产品经验,我并不懂AI也不懂硬件,很多人说,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产品呢?我说,既然我不懂,就比我认为我懂要好得多。我就可以请这方面专业的人。

为了真正理解跨界,而并非只是拿模块组装,我们全部自主研发了核心技术的全产业链条。基础性研发上,投入了大量人力,做了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室内导航系统等。但更重要的是:在某一个细分场景中,把技术做到用户可以接受的水平。因此,我们的语音不像机器音,而是非常温暖的、接近人的声音。这不是技术活儿,背后其实是基于用户体验的打磨。

当下,机器人真正的对手其实是ipad和手机。所以,一定要在体验上有跨越性地超越,比如室内主动移动,让它和ipad开始有区别。


用户体验的核心就是超预期


机器人是一个全新的行业,涉及方方面面,我们很难有机会做出一款真正在各个场合都能应用的机器人。

我的思路就是化整为零。把机器人里的零部件拆分,做成产品;尽快和用户达成交互体验,以此验证用户对它是否接受,技术是否真正落地;最终才能通过软件、硬件、AI相结合,完成用户体验。

不管人工智能也好、机器人也好,概念有多新,听起来多火,最后的爆发还是要用户接受。用户接受的核心就是超出预期、超好体验。

所以,一些黑科技产品,只要能真正和使用场景结合,让用户觉得好,就有机会创造新品类,并在时代中找到新的成长机会。

现在,机器人行业才刚刚开始,要做的事情非常多,投入也非常巨大。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融合不同行业的技术与经验,给用户做出最好的产品。

来源:傅盛公众号(fstalk)

院所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