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电话: 010-85693631
传真: 010-85693631
邮箱: zgycxyjs@126.com
所址: 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国际贸易中心A座1018室
邮编: 101100
浅析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关系
2015-06-11

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  刘芳华

 

民族文化的形成得力于历史的积累,民族新文化的成长有赖于“温故知新”吸取。如何在现代教育教学中既传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又吸纳鲜活的时代精神,就要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教学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现代教育观的核心是价值观,那么,现代教育的价值观是什么呢?它主要体现在教育的价值标准上,总体来说一要适应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需要,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二是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三是帮助人们打下真实明确的人生观及为实现自身价值的基础,使之培养一批批在“人类的进化历程”中有作为的人。它的社会价值标准是为全社会服务。

201499日,习主席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明确指出:“当今世界,科学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讲话中强调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首先需要培养教育出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肩负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感,有扎实的学识、科学的教学方法,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并让尊师重道蔚然成风,以达到现代化教育教学目的,提高全民素质,为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国家、民族有贡献,它倡导道德,把道德修养看作是人生的价值取向。以“仁、义、礼、智、信、忠、孝、勤、公、省”为内容的伦理道德观念,通过修身齐家,进而治国平天下,由内圣(人具有完美的仁义道德所达到的最高精神境界)而外王(把人的修养所得推广于社会),把人生的个人意义和社会意义统一起来,以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宣传道德的自觉和理想人格,倡导道德政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主张博施济众,更宣扬“教化于民而治平”。重视文化教育,把“止于至善”作为最高原则。

以上所述现代教育的核心价值观、评价标准和传统文化教育中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呈现出的是一脉相承的关系,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社会进步的需求逐渐完善的过程。

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华民族生息、发展中的具体体现

人类社会的发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富强,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而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则需要国人共同的努力,需要每一个国人在良心、道德的樊篱下共同维持。

(一)在道德观上,传统文化《孝经》中的思想精华从古至今都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孝经》系统地阐述了做人的最高道德原则、要求、方法、意义及作用。它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的宗旨,不但被历代统治者奉为治理天下的治德要道,更是普通百姓做人的基本道德准则。

择叙如下:

1)阐明孝道是做人的最高道德,是治理社会的最好手段:“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是道德的根本),教之所又生也(一切教化都是从孝道中发生的)。复坐,吾语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树立自身崇高的道德修养,成就功名与事业),扬名于后世(平民时独善其身,为官时施惠予社会,留下好的名声),以显父母(用以荣耀父母的名声),孝之终也。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2)论说从天子到庶人只要以孝道治理所辖天下、侯国和国家,就能达到长治久安和无灾无难的目的:“治国者,不敢欺于鳏寡,而况于士民乎(对民众,无论贵贱都尊重)?故得百姓之欢心,以事其君。治家者,不敢失于臣妾,而况于妻子乎?故得人之欢心,以事其亲。夫然,故生则亲安之(父母健在时子女孝顺使其享有安乐),祭则鬼享之(逝世后得到子女祭祀),是以天下和平(因此天下和睦太平),灾害不生,祸乱不作。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如此。” 

3)阐述天地之间一切生灵中人是最尊贵的,而人的行为中孝是最大的。孝道不仅要求子女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敬爱父母,使其身心愉快:“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尊崇,尊敬)。严父莫大于配天(配享上天之礼),则周公其人也!” 

“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孝子在居家的日常生活中,要以最大的敬意去侍奉父母),养则致其乐(要以最愉悦的心态和表情去奉养父母),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4)指出作为孝子要三戒。否则造成自己的灭亡,受刑和杀戮,会给父母带来担忧:“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而不争(处在庶位时不要激愤争斗,注意与人和睦相处)。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争则刑,在丑而争则兵(兵,指用兵器相杀戮)。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5)论以治国的最佳的方法,是一个敬字,敬人之父、兄、君,就能使所有人都变得善良:“叫民亲爱,莫善于孝(指出榜样的作用)。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 

6)指出为人子和为臣者,在以孝道事父事君时,不可一味顺从,遇其不义,要敢于进行谏诤:“士有诤友,则身不离于已于令名(令名,好的名声)。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命,又焉得为孝乎?”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传统的论理道德有不少是反映人类社会发展中一般和共同要求的东西。”而《孝经》所提倡的尊老敬老,互助互爱,敬让“立身行道,扬名于世”。这些道德观念作为中华民族的道德准则,它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长期以来对家庭和社会的稳定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在经过两千多年提倡和传播后,已沉淀为我们民族道德观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人们在它的影响下自觉和不自觉地以此来自我约束,与社会群体、舆论、环境相互制约,发展为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其思想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世界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吸取我国经书中的精华,取得效益。如日本商学院把我国的《孝经》及《四书》作为必修课,以此来确立“商业之道在于德”的思想。

时至今日,虽然孝道的内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它以尊老敬老为核心,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的宗旨,在建设现代物质文明的今天更是有着不可缺失的特殊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需取其精华的传承和发扬光大。

(二)传统文化教育中显现着对人格精神培养的重视

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自我完善,慈爱,友人,无私奉献,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价值观。

比如《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载叔孙豹):“三不朽”之说:“太上有立德,其次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儒学(传统文化的主干和代表)倡导道德,把道德修养看作是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对理想品格的形成起着重大作用。它培育出了一大批有正义感的知识分子和仁人志士,并使之成为一种高扬文明、催人奋进、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精神力量。

南宋末年爱国诗人文天祥被囚元狱,受尽折磨,仍然坚持斗争,宁死不屈。他自述《正气歌序》说支撑他斗志的精神力量来源于孟子“吾养浩然之气”的道德修养论,他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警句至今仍鼓舞人心。而这些也正是儒家“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思想在其身上的具体体现。

屈原《离骚》中以香草花木为喻,讲述自己博彩众善、精勤修德的品格。

陶渊明的“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至今都是世人自勉的精神警句。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是历代仁人志士和进步知识分子修养仁德,追求人生价值的座右铭……

以上择述的中国传统教育“以勤于修德为基础”培养出的文人的人生价值取向是于国于民有益的。这一代表着正义和进步知识分子所表现出的以天下为己任的胸襟,忧国忧民的情怀的优秀品质,高尚情操和积极进取精神,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构建作出了历史的贡献。

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正是来源于儒家提倡的道德修养。其原则和方法,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增强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孔子曰:“为仁由已”。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第二,努力做到好学和力行。孔子认为要达到修养的理想境界则必须通过学习,并重视学以致用。“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第三,严于律己,勇于改过。孔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见善而迁,有过则改。”“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第四,主张以天下为己任,积极进取有所作为。孔子说:“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孟子作了经典的概括,他说:“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成为后世做人之学的重要纲领。

即便在儿童的启蒙读本《三字经》、《弟子规》、成语故事等书籍中,无一不在阐发着儒文化的基本理念,教孩子们先学做人,敦品励行。

传统文学重视做人,重视道德修养,重视道德的精神力量,这在封建社会乃至今天社会中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中国古代许多优秀的文学家,受儒家思想的教育或影响,按儒家的道德修养标准、原则和方法,修身养性,不仅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且在某些方面对儒学还有所超越。

儒学所主张的理想人格,独立人格观念以及气节、情操意识,更是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对古代进步文人坚持道义、坚守气节起到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比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人格思想为古代有思想、有追求的人士作为人格的最高标准。张衡为追求真理、追求科学无视功名利禄;为保持自己高洁品质“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白;深感“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打黎庶令人悲”,而“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的高适;“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为官法正,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的于谦;为国为民赴汤蹈火、慷慨就义而在所不辞的屈原、文天祥、夏完淳、李贽、王夫之、潭嗣同、秋瑾等仁人志士不胜枚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实践了“浩然正气”的理想人格的仁人志士。

以上所举,这一代又一代,一批又一批炎黄子孙身上无一不渗透着传统文化中优秀的人格思想。正是有了这一中华民族光荣传统,龙的传人才会前仆后继,继往开来,才有了长江发洪水时军民所表现出的奋不顾身的英勇献身精神,师生们热情无私捐钱捐物支援灾区人民的动人场面。当199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动用武力粗暴干涉南联盟内政竞然使用导弹轰炸我国驻南大使馆的挑衅事件发生后,全国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爱国热情。他们用搞好学习的实际行动捍卫祖国的尊严,抗议美国的北约暴行。2008年四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军民齐上阵勇于牺牲的抗震救灾……,从中可以看出炎黄子孙虽经数代但人格精神共存,渗透出传统文化思想中优秀人格价值观传承。

这一切说明,古人能行之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必然有其合理即合人性的一面,否则老早就自我毁灭了,不可能历经数千年留下深远影响的光辉历史,并产生着巨大的影响。

它充分说明在思想和文化的范畴里,现代决不可能与古代脱节,现代的新思想,如果与过去的文化思想完全没有关系,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本,绝不能源远流长,根深蒂固。传统文化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必然的传承关系的连续性。

当然,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传统文化作为特定历史时代的意识形态,也有着它的严重缺失,如它虽重视人伦道德,却又强调男尊女卑、男女有别等思想,危害中国妇女两千多年。又由于极不重视、甚至藐视科技发明,认为是“奇技淫巧”列为禁令(在晋司马炎当帝时,下诏此为典礼所禁。从此“奇技异服”为禁令,犯此禁令的便是犯法有罪)。影响制约着中国科学文化的全面发展。为此,新中国成立以后,毛泽东提出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邓小平又提出了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的培养目标。为适应时代的发展,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教育部于19996月提出:“把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同积极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邓小平理论进教材、课堂、进学生头脑的工作。职业学校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体现了对传统教育思想(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的继承和创新发展的重视。

“取法乎上,见贤思齐”。所以现代教育应加强全民(指教育的广义性,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深入发掘其人格思想,发扬光大其“光耀”的内涵,弘扬中华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用中华文化智慧强化正能量,促成中国梦和世界梦的实现。

三、传统文化和现代教学的关系

传统文化中的教学观对历代教学理论、教学方法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教学的目的是什么?是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从古至今“教育优先于经济的发展”“知识促进发展”。人类社会能发展到今天,是与教育与知识分不开的。而在教育与知识中,教师是教育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一)传统文化思想中充分体现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虞、夏、商、周四代)此其谓也。”

历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一条古老但社会普遍接受和使用的箴言,不光说明教育是长期行为,须长期培育,也表示从事教育的人须有终身为之,老而弥坚的精神。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所以教师的精神风貌、学识水平、素质能力直接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学生的成长,影响着中国的过去、今天和明天。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而国外也总是把对教师选聘、培训工作放在学校的第一位。

(二)强调尊师重道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至今社会,尊师重教,支教助教已形成新的社会时尚。近些年来每逢教师节,政府都在开会表彰教书育人的好老师及热心参与教育做出贡献的社会各界人士,体现着对尊师重道的认可与重视。

对于传统教育过分强调“教师权威”,对创新思维造成阻碍等方面则必须加以认识和改进,营造师生间的民主氛围,以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目标。这也体现出对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关系。

(三)注重教育,注重知识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故《兑命》(《尚书》篇名)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教育为先,学习重要。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显示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阶段性的学习开始向终身学习过渡,并努力使学习成为终身的行为习惯和自觉行动。

(四)重视科学的教学方法

1、提倡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学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2、倡导善学与善教“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悦)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为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3、提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4、指出照本宣科的蔽端“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今之教者,呻(诵)其占毕(课本),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5、指出修业过程中易出现的过失及预防措施“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大学之法:禁止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6、指出正课学习与课外学习结合的意义和作用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7、重视培养学生“触类旁通”的能力:“古之学者,此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

8、重视学习、思考、实践相结合:“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中庸》)

以上所择选的传统文化中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无疑都是一些经验之谈,其中“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至今没人超越。如果我们能正确认识,扬其长处,这些经验对于当今培养创新人才仍然有着积极重要的借鉴作用。通过它们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激发积极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教学相长、启发诱导等方法,在当代优秀老师的教学中就得以渗透和体现,并有所创新和发展。

由于自古“学而优则仕”思想根深蒂固,在其思想的影响和支配下,现代教学中应试教育也存在诸多蔽端。强调以升学为唯一的教学追求目标,使得教师和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式的知识传授中。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教材、大纲考试,而教师们为适应考出高分,大搞题海战术(既呆板,又大量占用学生时间,扼杀创新,摧残身体健康)。在此之下,培养的学生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雷同,缺少个性,缺乏创见,这种大重知识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的旧教育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活泼、自由、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同时也造成了影响社会工种的平衡,阻碍了社会经济大力发展,是扬短避长。所以像这方面的教育模式就必须加以改革。

习主席在《讲话》中也指出: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在学习、处事、生活做人各个方面给予帮助和指导,以达到不断提高全民族的精神文化素质。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无论在教育上还是在教学上都是一脉相承的,是水之源树之根。中华传统文化与新时期教育教学是扬长避短发扬光大的传承发展关系。正如《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的那样:“五千年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为人类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相承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面临严峻挑战以及各种复杂环境屹立不倒,历经劫难而百折不挠的力量源泉。”

院所链接